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,大部分老城區(qū)的道路設計已經滿足不了交通需求。路口間距離短、道路窄、空間不合理等問題令很多老司機頭疼不已。今天,讓黑板君帶你們來圍觀,看看我們攻城獅如何充分利用老城區(qū)的道路空間,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~
路口概況
1、芙蓉大道-金鐘路路口位于芙蓉大道和金鐘路兩條主干道車輛通行的節(jié)點處,往北為金鐘路,往東為芙蓉大道。主崗為十字路口,副崗在主崗往北35米處,主要用來保障西側支路錦繡路車輛的進出。
2、路口東進口和北進口車流量大,特別是東往北右轉和北往東左轉車流占比大。
3、路口的放行方式為順時針輪放模式,并設置獨立的行人相位。
優(yōu)化前路口信息圖如下:
圖1 優(yōu)化前路口信息圖
優(yōu)化前路口放行方案如下:
圖2 優(yōu)化前路口放行方案圖
存在問題
1、北進口主崗內側為左轉車道,掉頭車輛利用左轉車道進行掉頭,但是由于掉頭半徑不足,常需要進行倒車才能完成,導致車道利用率低下;
2、北進口掉頭車輛行駛緩慢,影響北往東左轉車輛正常通行,造成綠燈時間浪費,北進口通行效率較低;
3、在A相時,北進口掉頭車輛與東往北右轉車輛存在沖突,造成車輛滯留在路口中,影響整個路口的通行效率。
圖3 優(yōu)化前北進口沖突問題
優(yōu)化方案
優(yōu)化思路:
1、問:既然北進口掉頭車輛對路口整體運行影響大,為什么不禁止北進口掉頭?
答:通過對路口的觀察,發(fā)現北進口掉頭的需求量大,達到200pcu/h,且附近路網較窄,掉頭空間不足,北往北車輛到前方掉頭需要繞行較遠的距離,如果取消北進口掉頭會給整體路網的順暢通行帶來影響。
2、問:既然A相中東往北右轉和北進口掉頭存在沖突,且東往北右轉除了行人專用相位外,其它相位都有放行,為什么不取消A相中的東往北右轉放行?
答:該路口東往北右轉車流主要是由芙蓉大道到金鐘路的過境車流,車流量巨大,是路口流量最大的流向,如果取消A相中的東往北右轉,會造成東進口車輛排隊溢出,給芙蓉大道造成較大壓力。
綜合上述優(yōu)化思路,我們采取了以下解決措施:
1、改造北進口:重新劃分北進口副崗車道功能,由外至內分別為掉頭、直行、直行,并將副崗的燈具更換為掉頭和直行箭頭燈。
掉頭車道移至副崗外側后,北進口掉頭車輛掉頭半徑增加,能一次性完成掉頭動作;主崗左轉,副崗掉頭,利用道路空間分離了左轉和掉頭車流,減少了主崗的交通流向;分離了北進口A相放行的沖突問題。
圖4 優(yōu)化后路口信息圖
優(yōu)化措施圖如下:
圖5 掉頭半徑增加
圖6 分離左轉和掉頭車流
圖7 分離流向沖突
2、調整路口放行方式:增加北進口副崗掉頭的控制,利用主崗行人專用相位時間,放行副崗掉頭車輛;
增加過渡相位C,相位時間固定為東往北右轉車輛由啟動到北進口副崗的運行時間20秒,利用這個過渡時間產生的道路空間,放行副崗掉頭車輛。
優(yōu)化后路口放行方案如下:
圖8 優(yōu)化后路口放行方案
優(yōu)化效果
通過調整芙蓉大道-金鐘路路口的北進口車道功能后,北進口通行車流量增高,排隊長度下降,路口整體通行效率得到提升。
1、北進口每小時通過車流量增加(以早晚高峰為例):早高峰小時車流量增加40%,晚高峰增加65%。
圖 9 優(yōu)化前后北進口每小時車流量對比圖
2、北進口排隊長度下降。優(yōu)化前平均排隊長度約18輛車,優(yōu)化后平均排隊長度約10輛車,優(yōu)化率達到40%以上。
優(yōu)化前后北進口排隊情況如下:
圖 10 優(yōu)化前北進口排隊情況
圖 11 優(yōu)化后北進口排隊情況
3、路段北往南方向擁堵指數下降。早晚高峰優(yōu)化效果明顯,擁堵指數下降25%,全天平均擁堵指數優(yōu)化前為1.5,優(yōu)化后為1.36,優(yōu)化率為9%。
圖 12 優(yōu)化前后擁堵指數對比圖
路段北往南通行速度提升。早晚高峰通行速度由14km/h提高到18km/h,全天平均通行速度優(yōu)化前為30.9km/h,優(yōu)化后為32.2km/h,提升約4.2%。
圖 13 優(yōu)化前后車流速度對比圖
案例小結
本案例充分利用了主副崗路口間距離短的這一特點,在交通組織上將對主崗運行影響最大的掉頭流向移動到副崗中,利用副崗的路口空間達到減少主崗車流流向,提高主崗通行效率的目的。
在信號控制的放行方式上,利用主崗車流到副崗所需的時間,增加副崗掉頭車輛的放行時間,提高掉頭的通行能力。